1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0%,降幅较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较年初提高约5.0个百分点。
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商用车产销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购置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乘用车消费企稳上升,商用车产销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汽车出口同比均创历史新高。乘用车产销受政策推动效应明显。前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96.7万辆和16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1.7%,实现二季度以来的首次产销双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未来几个月乘用车仍会呈现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出口还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为全年汽车市场实现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5.7万辆和21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7%和36.5%。
前8月,汽车企业出口181.7万辆,同比增长52.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乘用车产销受政策推动效应明显。难令美国更改彭博社分析称,美欧当前就《通胀削减法案》引发争执,将给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就包括半导体和关税在内的贸易和技术等话题展开谈判蒙上一层阴影。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盟正在评估美国最近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动车补贴的政策是否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准则。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60万辆。根据拜登政府于8月16日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税收抵免,向购买二手电动车的本国消费者提供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前提是消费者所购车辆的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法案》还明确规定,若不足40%,则该企业只能获得一半的税收抵免,且到2027年对电动车电池中来自北美的原材料这一比例的要求将上升到80%。
此前,韩国已经表示美国的这一法案是背叛,并将积极考虑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即便是对于美国本土车企而言,要想在产业链全球化时代完全享受新法案的税收抵扣也绝非易事。
潜在贸易壁垒彭博社报道称,9月10日,东布罗夫斯基表示,欧盟对该法案中的部分歧视性内容深感担忧,认为这些条款对本地采购和本土生产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欧盟正在评估该法案是否符合WTO规则和《政府采购协议》。相比之下,同期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却高达230万辆。其中,在全球汽车产业名列前茅的德国对此反应颇为激烈。尽管《通胀削减法案》将有力推动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但从宏观层面看,单靠一个法案,难以改变全球电动车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状况。
报道分析,特斯拉这一举动恰恰反映了这一新法案是如何加剧美国国内为确保其电池和相关成分供应的竞争的。德国《商报》批评美国这样的做法明显是歧视,而欧盟方面已认定美国此举的目的不过是让美国汽车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更受欢迎。肖河指出,除了极为严苛的优惠条件外,因新法案取消了对单一厂商20万辆的税收抵扣上限,所以销量达标的特斯拉、通用、丰田等大型车企将更易从中获利,从而导致其他中小型车企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损害欧洲利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之所以会引发欧盟的不满,核心原因在于该法案以全方位本地化为立法导向的电动车优惠政策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导致绝大部分欧洲车企都将被排除在外。
德国汽车专业网站Auto Motor Sport的报道则指出,新法案旨在加强美国汽车业,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1%,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4.3%、27.6%和43%。
记者19日从商务部获悉,2022年1至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下同),折合13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据悉,2022年5月起,根据新修订的《外商投资统计调查制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包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全口径数据,同比为不含上述领域的可比口径。从来源地看,韩国、德国、 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8.9%、30.3%、26.8%和17.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4.3%、27.6%和43%。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从来源地看,韩国、德国、 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8.9%、30.3%、26.8%和17.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1%,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记者19日从商务部获悉,2022年1至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下同),折合13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据悉,2022年5月起,根据新修订的《外商投资统计调查制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包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全口径数据,同比为不含上述领域的可比口径同时,多地执行错峰生产政策,水泥企业限产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从全国范围来看,水泥产销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以上。从价格角度看,受下游需求恢复存在差异、 前期价格推涨幅度不一等因素影响,各地水泥价格出现一定分化。
财联社9月20日电,随着水泥行业步入金九银十 旺季周期,市场逐步企稳。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基建施工需求提升, 将带动水泥需求恢复增长同时,多地执行错峰生产政策,水泥企业限产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价格上涨形成支撑。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基建施工需求提升, 将带动水泥需求恢复增长。
从全国范围来看,水泥产销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以上。从价格角度看,受下游需求恢复存在差异、 前期价格推涨幅度不一等因素影响,各地水泥价格出现一定分化。
财联社9月20日电,随着水泥行业步入金九银十 旺季周期,市场逐步企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2%(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
分产品看,8月份,617种产品中有250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2%。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分经济类型看,8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股份制企业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1.1%。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制造业增长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6%。分行业看,8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6%,纺织业下降5.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5%,汽车制造业增长30.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3%。8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87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5%。
钢材10833万吨,同比下降1.5%;水泥18808万吨,下降13.1%;十种有色金属574万吨,增长6.7%;乙烯222万吨,下降8.6%;汽车242.6万辆,增长39.0%,其中新能源汽车71.4万辆,增长117.0%;发电量8248亿千瓦时,增长9.9%;原油加工量5366万吨,下降6.5%。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制造业增长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6%。
分经济类型看,8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股份制企业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1.1%。8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87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5%。